写在前面:巡防员的工作就是守护安全,他们通过日常巡逻、监控操作、应急响应等职责,为社区和单位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在城市的角落里,有那么一群人,穿着制服,不声不响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园区社区,他们不是警察,但却承担着近似的职责。他们就是——巡防员。很多人对他们的了解还停留在“看见但不太了解”的层面,今天就带大家全面认识巡防员的真实工作状态。
一、他们每天都在“巡”:不是走走而已,而是风险排查
安全巡逻是巡防员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别以为他们只是“溜达一圈”,他们要时刻留意周边环境、楼道、门窗、电梯、配电房等安全点。
来看一组来自深圳市南山区的巡防员日常工作数据(2024年统计):
**这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为了排除每一丝风险。**每天数万步、几十公里,是巡防员的日常运动量。一个巡防员说:“我们走的不是路,是责任。”
二、盯紧监控:不是坐着休息,是睁大眼睛守护安全
监控系统是巡防工作的“第二双眼睛”。很多突发状况的第一发现人,不是现场人员,而是值班监控员。
根据广州市白云区某园区安全部门的内部数据,2023年全年通过监控预警成功防范事件数量如下:
这些数据背后,是一双双不眨眼的眼睛。监控员必须长时间保持专注,还要会操作复杂的系统,故障时能及时处理或协调维修。
三、突发状况先顶上:不是等指令,是主动冲上去
你可能会问:“出了事不是警察来处理吗?”当然,但巡防员是第一响应者,他们要先到现场、初步处理、稳定情况,然后再等待专业人员。
来看看他们的应急响应能力(以下为北京市石景山区某街道2024年上半年数据):
**时间就是生命。**一位老巡防员说:“最怕的不是处理事件,而是我们没在第一时间赶到。”
四、记录与汇报:不是写个材料,而是还原事件真相
每天巡逻之后,他们要做巡逻日志,内容包括:
时间段和路线重点部位检查结果可疑情况描述处理过程和建议
一名普通巡防员每月要写约40篇报告,总字数超4万字。有巡防队负责人说:“这些报告不光是工作记录,更是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五、服务社区:他们不是冷冰冰的保安,而是贴心的邻居
在很多社区,巡防员还扮演着“半个居委会”的角色。他们会:
上门提醒独居老人注意用电安全协助调解邻里纠纷教居民使用灭火器帮助丢失的小孩找家人
在武汉江汉区,2023年社区满意度调查中,居民对巡防员“服务态度满意率”达到了92.7%。有人说:“他不是我们家的亲人,但我们家每次出事第一个找他。”
六、协助执法:虽无权,但他们从不袖手旁观
法律赋予巡防员一定协助职责。他们会:
配合警察盘查人员提供监控视频取证协助维护现场秩序
比如2023年浙江某地公安通报,全年接警后由巡防员提供第一手资料协助破案的比例为37.4%,在某些小区盗窃类案件中,巡防员协助提供线索命中率高达68%。
七、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不是冷面保安,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他们很多是退役军人,也有城市务工者。他们性格中有这些共同点:
负责:“我守这栋楼,不出事是我的责任。”细心:“门没锁,哪怕只是虚掩,我都要敲门提醒。”能吃苦:“雨雪天也照巡不误,不敢出岔子。”重情义:“这片区我守了五年,跟居民有感情了。”
他们也会抱怨工资不高、工作辛苦,但从不随便撂挑子。
八、他们的价值:数据背后的“看不见的安全感”
你可能从未和他们说过话,但他们已经帮你挡下了不少风险。他们的存在,让城市在深夜依旧平稳运转。
国家应急管理部在2023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
有巡防员参与值守的单位或社区,其突发事件初始响应平均提前6.2分钟,财产损失降低约23%。
写在最后的话
巡防员不是主角,但他们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角。他们不求鲜花掌声,只希望你的一句“谢谢你”,能让他们在凌晨两点的雨夜里,多一点坚持的勇气。
**巡防员的工作是什么?是默默无闻,是日复一日,是平凡但伟大的守护。**下次再看到他们,请多一份理解,也多一点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