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桂林干部呵斥维权母亲视频曝光,停职检查就万事大吉了吗?

发布日期:2025-08-06 点击次数:176

后续:桂林干部呵斥维权母亲视频曝光,停职检查就万事大吉了吗?

有些人的道歉,比不道歉还让人恶心。

这两天,桂林卫健委的事儿,估计你已经刷到了。

一个抱着先天畸形婴儿的母亲,和一个在办公室里“吞云吐雾”的干部。

一段充满着绝望、怒火和啼哭的视频。

一份“高度重视、严肃批评、停职检查”的官方通报。

事情的经过,其实简单得令人窒息。

胡女士,一位新晋母亲。

她的世界,本该被初为人母的喜悦填满。

但命运给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产检时,一路绿灯,每次的结果都让她和家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可孩子呱呱坠地后,现实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先天性畸形二度唇腭裂,伴有牙槽裂,双耳听力不通过。”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深深扎进她的心里。

从云端到地狱,不过一瞬间。

她不解,她愤怒,她想为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讨一个说法。

网上投诉,却因为格式问题,无法完整陈述那份沉甸甸的痛苦。

于是,她抱着孩子,走进了桂林市卫健委的大门。

她以为,这里是为人民解决问题的地方。

推开门,迎接她的,却是满屋的烟雾缭绕。

和一个态度极差的工作人员。

“你来干嘛?”

冰冷的质问,瞬间将胡女士心底最后一点期望浇灭。

她走上前,只想问一句,你对人民的态度就是这样吗?

接下来的一幕,通过手机镜头,传遍了整个网络。

那位工作人员,情绪瞬间被点燃。

他涨红了脸,提高了音量。

“已经在处理这个事情,我告诉你,已经在处理了!”

“怎么样!”

“处理完了这个事情,在等结果,结果没来我怎么办!”

一声高过一声的咆哮,在办公室里回荡。

像一把无形的锤子,重重砸下。

胡女士怀里的婴儿,被这突如其来的暴怒吓得“哇”地一声,嚎啕大哭。

那是世界上最纯净的声音,也是对这粗暴最无声的控诉。

一个母亲,抱着自己有缺陷的孩子,在寻求帮助的路上,孩子却被本应提供帮助的人,吓得大哭。

还有比这更讽刺,更让人心寒的画面吗?

胡女士下意识地举起手机,她要记录下这一切。

这个动作,彻底引爆了对方。

“把这个关了,我再次警告你,把它关了,拿给我!”

他一边打电话抱怨着工作被打扰,一边试图抢夺胡女士的手机。

那副样子,不像一个公职人员,更像一个被踩了尾巴的恶霸。

视频曝光后,官方的处理来得很快。

责令道歉,严肃批评,停职检查。

胡女士说,对方后来确实已经向她道歉了。

一切似乎尘埃落定。

可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停职检查,然后呢?

这难道就是这件事的终点吗?

一个道歉,一份通报,就能抹平那一声怒吼给一个母亲、一个婴儿带来的伤害吗?

就能驱散那个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里,飘散出的那股子对群众的傲慢与不屑吗?

前些年,有个新闻很火。

一位老奶奶去政务大厅办业务,因为不太会用智能设备,急得满头大汗。

窗口里的一位年轻工作人员,没有丝毫不耐烦。

他一步一步,耐心地教老奶奶操作。

办完业务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一颗糖,递给老奶奶,笑着说:

“阿姨,生活有点苦,给您加点甜。”

老奶奶愣住了,然后眼眶就红了。

你看,同样是面对群众,一个选择用怒吼来回应,一个选择用糖果来温暖。

一个办公室,烟雾缭

绕,戾气冲天。

一个服务台,井井有条,温情脉脉。

一声怒吼,吓哭的是一个无辜的婴儿。

一颗糖果,温暖的是一个老人的心。

这中间的差别,仅仅是“态度生硬”四个字可以解释的吗?

唐太宗问魏征,君主怎么样才会圣明,怎么样才会昏暗?

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其实,何止是君主。

任何一个手握公权力的人,都需要懂得“听”。

听群众的诉求,听群众的抱怨,甚至是听群众不中听的批评。

而桂林这位工作人员,他显然没“听”进去。

胡女士说:“你都没有听我诉求是什么。”

他满脑子都是“事情已经在办了”,满脑子都是“你在影响我正常工作”。

他关闭了倾听的耳朵,所以只能用咆哮来掩盖自己的心虚和无能。

古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常常被用来警示帝王。

但放在今天,它警示的是每一个身处“舟”上,享受着人民赋予的权力与俸禄的人。

人民,就是那看似平静,却蕴含着磅礴力量的“水”。

你把人民当成家人,笑脸相迎,耐心服务,水就会平稳地托着你前行。

你把人民当成麻烦,恶语相向,粗暴对待,水随时都可能掀起巨浪,将你的“舟”掀翻。

桂林那位干部的停职,就是一次小小的“覆舟”。

他错在哪?

错在忘了自己的“舟”是谁给的,忘了水面下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才是自己权力的根基。

《尚书》里有句话,叫:“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什么叫“玩人”?

就是不把人当人看,轻慢、戏弄、漠视他人的尊严与情感。

当那位工作人员对着胡女士母子咆哮时,他就是在“玩人”。

他把一个母亲的焦灼,一个婴儿的健康,当成了可以随意打发的“工作流程”。

这种对人的轻慢,最终丧失的是他作为公职人员最基本的“德”。

而他办公室里的烟雾缭

绕,又何尝不是一种“玩物丧志”?

沉溺于个人的安逸与舒适,忘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服务的宗旨,最终丧失的是为人民奋斗的“志”。

一个停职检查,或许能让他暂时离开那个“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环境。

但真正需要检查的,是他那颗早已偏离了轨道的初心。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人敢在工作时间,在面对群众时,表现得如此不堪?

是监督的缺位,还是文化的默许?

孟子见梁惠王,开口便问:“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他告诉我们,一个社会,一个机构,最高的追求不应该是效率、利益或者省事,而应该是“仁义”。

对一个母亲的同情,对一个婴儿的怜悯,对一份诉求的耐心,这就是“仁义”。

当“仁义”被抛诸脑后,剩下的,自然就只有冰冷的数据、不耐烦的流程和那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

所以,停职检查,绝不该是终点。

而应该是一个开始。

开始真正去调查,胡女士孩子“产检绿灯”却最终畸形的背后,到底有没有医疗环节的疏失。

这才是胡女士最初的诉求,也是事件的核心。

它也应该是一个开始。

开始真正去反思,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让群众敢说话、愿意说话,并且能被好好听取意见的环境。

而不是让一个所谓的“道歉”,成为息事宁人的句号。

#桂林卫健委回应工作人员怒吼群众#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