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休,你真是贪得无厌,竟然还想着迟家寡妇;你就不怕把这把老骨头折腾散架了?年纪这么大了。”妻子在枕边指着丈夫的鼻子责骂道。
“女人就是见识短浅,你懂什么!”男人一边捏住她雪白的大腿,一边说道,“夫人啊,我可是有大计划的。再说了,我才40岁,还正值壮年呢。”他训斥道。
这段对话发生在1925年的云南新平县,说话的男子,就是本文主人公李润之。
1885年,李润之出生于云南新平县一个世袭土司家庭。
乾隆年间,新平县的少数民族因无法忍受官员压迫而起义,局势一度失控。在危急时刻,李润之的曾祖父李显智挺身而出。
李显智原为中原人士,不仅武艺高强,还精通兵法,是个武举人。他野心勃勃,一心想报效朝廷、建功立业,于是主动请命平乱。
乾隆皇帝非常高兴,任命他为讨贼将军,并授予帅印。李显智迅速平定叛乱,被御封为岩旺土把总世袭土司,从此开始作威作福。
到了李润之父亲这一代,家族已经衰落,只能通过经商维持生计,于是开办了一家名为“富昌隆”的商号。
尽管如此,由于积累的人脉资源,李可功很快积攒了大量财富,拥有千亩良田和十多家商号,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的土豪。
因此,李润之一出生便享受着锦衣玉食,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能过上优渥生活。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平庸度日。从少年时期起,他就立志要有所作为,大丈夫不能白来世上一遭,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
1912年清朝覆灭后,李润之萌生了恢复祖先荣耀、在哀牢山称王称霸的念头。
然而,实现霸业谈何容易?需要打手、团队以及枪支弹药,而这些都离不开资金支持。虽然家境殷实,但如果依靠现有财富创业,那点钱远远不足以支撑,需要更快速的方法致富,否则遥遥无期。
时间紧迫,只争朝夕;我必须迅速暴富!
暴富的方法有限,无非是偷盗或劫掠。而偷盗只能小富,要想快速积累大量财富,就必须劫路。因此,他指示管家周群在各交通要道及旅店饭店设立“情报站”,专门收集过往客商的信息,为劫财提供线索。
没多久,“生意”果然来了。
1912年4月中旬,情报站传来重要消息:河西县富商郭玉珍的马帮即将经过哀牢山前往镇沅。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润之喜出望外,立即开始部署行动。
一般蟊贼拦路抢劫时,会喊:“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地过,留下买路钱”。但李润之觉得这种方式太低端,他要的是照单全收,全盘接管。
李润之将一队打手安置在五里坡,静待郭世珍的马帮经过。时机一到,他发出一声呼哨,几十个打手迅速涌出,将漆黑的枪口对准了马帮成员:“东西留下,人可以走。”
面对死亡威胁,谁敢抗拒?马帮的人纷纷丢下货物,仓皇逃命,不久便消失在夜色中。
这一趟行动让李润之大获丰收,不仅缴获了十几支枪、四十多匹骡马,还有几麻袋货物和大量银圆。
清点完这些“战利品”,周管家笑逐颜开地说道:“恭喜主公,大获全胜!”
但李润之却不以为然,一脸愠色道:“恭喜什么,这点钱还不够我塞牙缝。再说了,经常干劫路这种事,总有一天会碰上硬茬子,把命都搭进去。”
听了这话,周管家眼珠一转,小声向李润之献计。
李润之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对管家竖起大拇指赞道:“高!真是我的孔明啊!”
原来,周管家的计策阴险毒辣——他们计划黑吃黑,吞并迟家的产业。
迟家的当家人迟子嘉,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在新平、镇沅和双柏等县都有庞大资产。虽不能说富可敌国,但也称得上富甲一方。如果能吞并迟家的财富,那李润之的发展就有了坚实基础。
然而,迟子嘉也不是好惹的。他雇佣了一批武艺高强的打手,不仅骑射功夫精湛,还擅长使用火器。迟家的深宅大院修筑得如同碉堡一般,还有机枪和小炮防守。因此,即使心动不已,李润之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此时,一个意外消息传来:迟子嘉去世了。据说他是被累死的,因为他的姨太太王燕凤不仅精明能干,而且性格刚烈。
听闻此事后,李润之一拍脑门,有了主意:只要搞定这个寡妇,那整个产业就是自己的囊中物!
于是,他带着慰问的名义前往迟府,希望能勾引王燕凤入局。王燕凤年仅三十五六岁,又刚失丈夫,自然难耐寂寞。不费吹灰之力,她便落入了李润之的怀抱。然而,当谈及借钱时,她却分文不给。
对此,李润之气得咬牙切齿,“你这小娘皮,让老子白费这么多力气!”他心生歹念,“索性做掉你算了。”听闻此事后,周管家赶紧劝道:“主公别急,我有更好的办法。”
“快说是什么妙计?” 李润之迫不及待地问道。
周管家凑近耳边低语几句。听罢之后,李润之再次对自己的管家赞赏有加。
原来老迟家只有一个独苗儿子——18岁的迟焕祥,此人未婚且性格软弱,如同阿斗一般。周管家的建议是,将李润之的二女儿李凤珍嫁给他。这么一来,迟家的财产自然成为李家的囊中物。
果然,新婚之后,李凤珍成功掌握了迟家的财政大权。然而,好景不长,一场意外发生了:迟焕祥与一位有夫之妇私通,却在那少妇床上猝死身亡。
尸检结果显示,他因服用过量药物而中毒身亡。然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起阴谋,与李润之脱不了干系。王燕凤,老迟的太太,曾经愤然前往县衙控告李润之谋害小迟。然而,由于缺乏证据,这起案件最终不了了之。
随着时间推移,迟家的财产转到了李凤珍名下,不久后又被她的父亲李润之接管。按理说,到此为止,李润之应该知足了吧?可人心不足蛇吞象,他并未就此停手,而是继续寻找新的发财机会。
在云南,最赚钱的生意莫过于毒品贸易。提到毒品,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但实际上,对国人伤害最深的还是我们自己。
19世纪末,中国已基本实现了鸦片自给自足,这是朝廷为了避免洋人牟利而主动推广的。理由很简单:与其让外人赚取暴利,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
民国初年,西南各省军阀更是公开鼓励甚至强制百姓种植鸦片。他们打出“寓禁于征”的口号,只要交税,就可以随便种植。这是一条一本万利的财路,但并非人人都能涉足,必须有靠山才行。
1927年,云南军阀龙云和胡若愚为争夺霸主地位大打出手,一时间战火纷飞、难分高下。李润之决定下注支持胡若愚,而他的周管家却提出不同意见:“应该加入龙云阵营。”
“明明是胡若愚占上风,为何要支持弱势的一方?”李润之疑惑不解。
周管家摇头晃脑地解释道:“虽然龙云目前处于劣势,但他背后有蒋介石撑腰,翻盘只是时间问题。支持胡若愚不过是锦上添花,他们不会特别重视;而站在龙云这边则是雪中送炭,将来好处更多。”
听罢分析,李润之一拍即合,当即组织上千人马投奔龙云麾下。果然不出所料,1928年龙云击败胡若愚成为“云南王”。押对宝的李润之被封为云南陆军第五独立团少将团长及五县联防指挥官。
升官后的李润之,在自己的地盘上大肆种植罂粟,从此财源滚滚。有权有钱之后,他开始尽情享受其中带来的快乐。
在岳父寿诞时,他连摆七天筵席,请来了五个戏班子助兴。送礼的人排成长龙,两辆汽车装满礼金直接运往省城银行存储。
然而,有权有钱还不足以满足他的贪欲。娶了七房姨太太后,他仍不知足,还四处物色十六七岁的女子(要求必须是处女),组建了一个所谓的“文化演出团”。
这些女子九成被他占有,其余则用来拉拢各级官员,为自己建立关系网。一旦上级官员前来视察,这些女子便成了腐蚀他们的工具。
当然,那时各地军阀普遍如此,他们在镇压人民、剥削百姓的时候,也会用群众的血汗钱做些“善事”,比如修路、建厂、办教育,以赢得口碑。
如张作霖、阎锡山、张宗昌乃至马步芳、马步青等无不是这样操作。而李润之也效仿,在境内修建了一所“润之学校”,允许贫苦家庭子弟免费入学。
即使如此,人们依旧没有把他当作救世主,因为他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活依旧困苦,希望真正救星降临。
终于,在1949年底,这一天真的来了。12月初,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指挥所部第13军与第四野战军第38军主力浩浩荡荡地挺进云南。
面对这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云南军阀卢汉意识到形势严峻,果断决定弃暗投明,发动起义。
然而,驻守云南的国民党第8、第26军却顽固不化,坚持抵抗到底。他们这种螳臂当车的行为注定失败,两个月后,这些死硬派被彻底击溃,云南重回人民怀抱。
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李润之能够识时务放下屠刀,还来得及自救。
周管家心知肚明,看清了大局,他劝说李润之投降:“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龙云都已公开支持共产党,卢汉也起义了,我们这些小角色还硬撑什么?”
然而,自以为聪明绝顶的李润之却做出了错误判断。他不仅没有听从周管家的建议,还愤怒地斥责了他一番。
周管家见状,不愿殉葬,于是趁夜色逃离,并带走了李润之的一位姨太太。然而,即使如此,李润之依旧执迷不悟,下定决心要与解放军对抗到底。
1950年3月,为筹备反抗力量,李润之变卖家产,将存款悉数取出,用于购买大量枪支弹药。
他利用三寸不烂之舌煽动哀牢山的平民,说解放军来了会“玉石俱焚、寸草不生”。村民们被他的谎言蒙蔽,相继加入他的“滇黔人民自卫队”。
这支自卫队共包括7个支队和16个大队,总人数超过千人。4月,李润之率部发动新平叛乱,攻打县政府并杀害区工作干部和进步群众。他们甚至包围边纵滇中独立团的一个营,其气焰十分嚣张。
第四十二团曾两次尝试攻打李润之盘踞的土司府,但均遭遇挫折。这让李润之更加猖狂,他扬言道:“我要打到省城,当上云南王。”
朗朗乾坤岂能容忍土匪横行?同年10月,在滇中独立团和四十二团联合行动下,他们成功攻破土司府,将李润之生擒活捉。
1951年3月22日,新平县召开万人公审大会,对这个作恶多端的恶魔进行了枪决。群众拍手称快,高度赞扬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虽然李润之一命呜呼,但他留下了一桩谜案。据传闻,他家财万贯,仅黄金珠宝就有三百箱。然而,当解放军搜查他的巢穴“陇西庄园”时,却几乎一无所获。
那么多财富究竟去了哪里?
有人猜测,这些黄金藏在宅邸地下室;也有人认为,它们被埋在附近某座古墓中。多年间,一拨又一拨盗贼前来寻宝,把李宅翻了个底朝天,也把古墓挖得面目全非,但始终空手而归。
还有一种说法称,李润之将黄金装上飞机运往台湾。但如果黄金都走了,为何他本人却留在原地?这一切显得难以解释。
至今为止,这几百箱黄金仍然下落不明,成为未解之谜。
不过,无论这些财富是否存在或能否找到,都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那祸害一方的恶魔终于被除掉,新平人民迎来了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