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鸿飞那档子事儿,初听简直赛博朋克:一个芝麻官,雁过拔毛,藏匿不义之财的地儿,竟是老娘的鸡栖之所。
更骚的是,为了掩人耳目,还杵了俩高分辨率摄像头,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倒折戟沉沙。
你说这算不算当代版的“欲盖弥彰”?
这事儿一经披露,吃瓜群众的第一反应自是:硕鼠!
严惩!
但冷腚一想,这事儿背后,怕是并非单单一个人斯文扫地这般简单。
你琢磨琢磨,谢鸿飞为啥要把金疙瘩掖在鸡窝里?
他图个啥?
仅仅因为鸡窝“壁垒森严”吗?
依我看,不然。
鸡窝这物件,在咱的文化语境里,它就是个“毫不起眼”的意象。
谁闲着没事儿成天盯着鸡窝瞅啊?
谢鸿飞相中这儿,恐怕就是想拿捏住这种“习焉不察”,觉着最不可能的所在,反倒是最稳妥的。
但纰漏也随之而来,既然想藏得滴水不漏,为啥还要装监控?
这监控直勾勾对着鸡窝,岂不是明示别人“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这就是人性里那种既想瞒天过海,又忍不住沽名钓誉的矛盾心理在作祟。
他或许以为,有了监控,既能慑退梁上君子,又能让自己心安理得。
但恰恰是这股“笃定”,让他麻痹大意,最终马失前蹄。
咱们再换盏思考,谢鸿飞的老娘呢?
她是否洞悉鸡窝里藏龙卧虎?
她又作何感想?
这事儿里,最令人扼腕叹息的,可能就是这位老妪了。
胼手胝足一辈子,结果暮年却遭此横祸,你说她心里能舒坦吗?
即便她懵然不知,儿子把赃款藏在她的宅院里,也已然是对她的一种凌辱。
一些人或许会说,谢鸿飞这号人,简直就是“一荣俱荣,鸡犬升天”。
自己中饱私囊,还想让全家老小跟着鸡犬升天。
但事与愿违的是,一人作孽,全家遭殃。
谢鸿飞的所作所为,不仅断送了自己的锦绣前程,也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苦楚和羞赧。
再有人觉得,这事儿也折射出某些地方父母官的颟顸心理。
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足够谨小慎微,就能瞒天过海,蒙混过关。
但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你做的每一桩事,都会留下蛛丝马迹。
宛如谢鸿飞的鸡窝和摄像头,最终都成了他罪行的铁证。
仅从肃贪反腐这个维度来说,这事儿也颇有玩味之处。
往昔大家或许以为,贪官都把钱藏在豪宅里、银行金库里。
但谢鸿飞这事儿告诫我们,贪赃枉法的形式愈发隐晦,藏匿赃款的地方也愈发匪夷所思。
这给反腐攻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盯着那些“显山露水”的所在,还要深入到生活的犄角旮旯,才能把这些“蠹虫”揪出来。
与坊间认知相左的是,谢鸿飞的折戟沉沙,并非小概率事件。
而是反腐力度与日俱增的必然结果。
以前,或许有些人认为,只要自己不犯滔天大罪,就能安然无恙。
但现在,只要你胆敢伸手,就必定会被绳之以法。
当我们想当然地将原因归咎于个人道德沦丧时,是否忽视了更为深邃的原因?
比如,权力制衡机制是否完善?
制度罅隙是否被有效填补?
如果这些症结不厘清,即便拿下了一个谢鸿飞,还会有下一个“谢鸿飞”粉墨登场。
谢鸿飞临终那句“你别后悔”,听着像是恫吓,实则更像是走投无路的哀嚎。
他悔恨吗?
必然悔恨。
但悔恨的恐怕不是贪赃枉法,而是没有藏匿妥当,最终锒铛入狱。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出黑色幽默。
一个想瞒天过海的贪官,一个毫不起眼的鸡窝,两个高分辨率摄像头,最终构筑了一幅荒诞不经的画面。
但笑谑之余,我们更应反躬自省,如何才能让这般闹剧不再重蹈覆辙。
谢鸿飞的鸡窝,终成他罪孽的象征。
但愿这鸡窝,也能成为一记警钟,时刻警醒着那些手握权柄的人,莫要心存侥幸,伸手必被捉。
毕竟,纸包不住火,鸡窝也藏不住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