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塘事件后,毛泽东是如何处理的?他的做法确实高明

发布日期:2025-07-29 点击次数:92

在1943年6月份的时候,新四军搞起了整风审干运动。

新四军代军长兼军分会主席陈毅呀,以前在中央苏区可是经历过特别严酷的斗争呢。就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他对整风审干这事儿认识可深刻啦,而且态度特别坦诚大度。

新四军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中局代书记饶漱石主要负责整风工作这块儿,他在这项工作上那可是抓得相当认真,也特别严厉。就因为这样,在新四军的两位首长之间,也就不可避免地冒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和分歧啥的。

过了四个月的时间,新四军那边的军政首脑们在盱眙黄花塘这块地儿开整风会议呢。这会上啊,饶漱石专门点了名,对一些高级干部展开了批判,陈毅就被他当成了重点要批判的对象啦。

陈毅压根儿没想到的是,饶漱石在会后居然给毛泽东、刘少奇发了一份电报,这电报内容老长了,足足有1500字呢。在这电报里,列了陈毅的“十大错误”,像啥“一贯反对最高首长”啦,“破坏党的团结”啦,还有“个人主义”以及“反对政治委员制”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

就现在来看呀,那些所谓的错误压根就不是真事儿嘛。可在当时呢,饶漱石说话那可叫一个厉害,措辞特别严厉。并且他还跟党中央提要求,让“赶紧决定找那种才德都兼备的军事政治负责干部来帮帮他们”呢。

饶漱石弄出的那些事儿啊,搞得好多新四军的干部都寻思着陈毅是犯了挺大的错呢,都不敢再跟陈毅有啥接触啦。

军史上有个特有名的事儿,叫“黄花塘事件”。后来呀,毛泽东处理这事儿的做法那可真是太值得点赞啦。

毛泽东一接到饶漱石发来的电报,心里就明白过来了,这新四军的两位主要领导之间闹起了矛盾,那为了不让华中抗战的整个局面受到啥影响,头一件要做的事儿就是得把他俩当中的一个人给调走呀。就这么着,毛泽东给饶漱石和陈毅都发了电报,让陈毅上延安去参加中共七大,还安排张云逸先代替陈毅担任新四军军长这个职务,一直等到陈毅回来重新上任为止。

陈毅写了一首诗呢,里头有这么一句“知我二三子,情深更何言”,从这诗句就能明显看出来,他当时带着一种挺委屈的情绪呀。而且呢,他心里还盼着等去到延安之后,能跟毛泽东还有党中央把一些事儿的真实情况给说清楚咯。

可让陈毅没想到的是,等他紧赶慢赶到了延安以后,毛泽东没答应他专门开会去处理黄花塘事件的那个请求。毛泽东反倒心平气和地和他讲:“要是开这个会,是为了让你讲讲三年游击战争或者华中抗战的那些经验,那我绝对赞成呀,都能让你痛痛快快说上三天三夜呢。不过就眼下这情形,你和小饶之间的那些事儿,可一个字儿都别再提了。有些事情啊,暂时就别去管它,也别去说它,这样才好呢。”

陈毅心里头笃定毛泽东有能耐处理好这事儿,当下就表了态:“既然都这样了,那这会儿就先不说那些个事儿啦。”

说实在的,毛泽东可没有不把黄花塘事件当回事儿。他当时没急着跟陈毅去谈这个事儿呀,主要是想让陈毅先把心态给调整调整,等时机合适了,再来处理这件事呢。

过了一阵儿,毛泽东这才把陈毅请到自己住的地方,仔仔细细地询问他和饶漱石之间那些事儿的情况。毛泽东可没有偏向陈毅哦,在点明饶漱石有错误的同时,也盼着陈毅能多多少少做点儿自我批评呢。

陈毅这人很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就像毛泽东给他提了看法后,他立马就照做了。陈毅给华中局和饶漱石发了一份电报,在电报里那可是实实在在地做了自我批评呢,还指出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毛病,像什么“对人对事不够严正”这类的不足都给说了出来。

毛泽东特别赞许对陈毅的处理办法,而且针对饶漱石和陈毅之前存在的意见分歧也给出了看法,觉得那也就是工作关系层面上的事儿。他还跟饶漱石讲呢,“陈毅同志那是立过功劳的呀,可没犯啥路线方面的错误”,就这么给陈毅的问题下了个定性的论断。

后来饶漱石没完没了地又发来电报,这时候陈毅心里可窝火了。不过毛泽东却劝他说:“你作为一个政治家呀,得学着忍耐才行呢。”还让他“多琢磨琢磨自己的毛病,努力让自己在不足之处有所长进,凡事得顾全大局啊”。

陈毅把那些个委屈都搁到一边儿去了,完完全全地投入到在延安开展的整风学习里头啦,慢慢地就把这思想上的包袱给甩开了。

毛泽东瞅见陈毅的表现后可高兴啦,还专门写信鼓励他呢,信里说:“你这思想一旦通了呀,那就啥都通啦,没有啥挂碍的,打这往后,到处可都是平坦的大路喽。”

咋说呢,毛泽东针对黄花塘事件采取的那一连串举措啊,那可真是厉害得很呐!既把新四军内部存在的那些个矛盾给化解开了,又让陈毅把思想上的包袱给甩掉了,还让他的政治修养往上提了提呢,这做法真的是相当高明呀。

【】:《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陈毅传》(当代中国出版社)、《新四军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等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